昨天,围绕长三角,浙江启动了一场大型“巡回行动”。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第五个年头,“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走进城市主题行动,首站在湖州开启。 当下,“一体化”与“高质量”成为高频词汇。作为我国区域重大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被确定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着力点之一。 当下,长三角一体化有何新风?浙江为何把首站放在湖州?
2018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年来,浙江坚持全省域参与、全方位融入、体系化推进,各个设区市都积极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迈向更深层次,三省一市正朝着更多领域,尤其是区域经济合作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生产资源要素的互联互通。 本次浙江省市联动策划组织“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走进城市主题行动,就是要聚焦各地主导产业,对接央企和长三角企业等高端资源,突出要素支撑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不少长三角优质项目已经在多地落地生根,并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比如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聚焦发展以智能传感产业为核心的集成电路、半导体新兴产业。
2019年以来,该园区已先后引进恒为科技、四方光电等产业项目40余个,总投资超259亿元,还与上海国家传感器创新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科创载体开展深度合作。 “目前,重大项目的支撑性还不够,在项目的前瞻性谋划和协调联动推进方面仍需强化。”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此时开启走进城市主题行动,也是发挥浙江省数字经济、民营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优势,在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更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首先,湖州有潜力。这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黑马”,正从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地理中心向区域经济发展高地转变。 近年来,“轨道上的湖州”建设提速:沪苏湖高铁、杭德市域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商合杭高铁、合杭高铁湖杭段建成通车,宁杭高铁二通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加快推进……湖州成为长三角物流、人流的交汇点。
有通道也有平台。目前,湖州全域已确立接轨沪杭、联通苏皖的“2+8”大平台体系,打头的就是南太湖新区和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 在南太湖新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领域已集聚20余家核心企业,还长出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绿色产业集群。 其次,湖州很主动。湖州牵头成立了G60科创走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设立运营湖州驻上海全球招商引才中心,由此吉利汽车、三一装载机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项目顺利引入“2+8”平台。 年初刚揭牌的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今年以来已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9个,实现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固投双翻番。
同在年初,湖州市委市政府批复同意南浔设立湖州市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根据实施方案,远期展望至2030年,与上海都市圈实现全面对接,在产业发展、城市空间、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发展水平基本与上海同步。 本次主题行动,湖州邀请了包括160名客商在内的与会嘉宾走进南太湖新区,听取南太湖新区、长合区和上合区的产业专题推介。 “我们将创新园区产业合作模式,探索与长三角高能级园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长合区负责人说。 “我们不仅积极承接上海资源要素外溢的优质项目,还要加快建设农业硅谷,深入打造长三角中央厨房。”上合区负责人表示。
大会上,一系列一体化发展新成果落地。6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受聘、38项重大合作事项(项目)正式签约,为高质量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的湖州“枢纽”积蓄力量。 据悉,这批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727亿元,产业类项目中,2个项目投资额超过百亿元,科技类和人才类签约项目则瞄准了机器人、新材料、高端医药、纳米科技等“高精尖”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活动中签约的一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围绕接轨上海大都市圈、加强跨省平台合作、产业创新协同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升湖州与沪苏皖的联系紧密度。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浙江也将在区域协同中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步伐。 湖州案例具有借鉴意义。去年,湖州有3项案例入选全省首批15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它们从不同侧面涌出共富活水。
基础设施方面,湖州联合安徽宣城、江苏无锡规划首个长三角一体化高弹性配电网,实现跨省交换电力负荷,提升三省交界区域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辅以涉电业务“异地办”、乡村电气化“大数据库”共建等机制,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提高乡村普惠度。 生态价值转化方面,安吉的“两山银行”模式正在长三角区域推广。从最初的纯生态资源类项目向全产业发展项目转变,该平台已推动绿色农业、高端旅游、精品民宿、生态康养、物流仓储等一二三产项目加速落地,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8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160余个。 产业升级方面,德清县与上海市金山区、杨浦区、黄浦区等老字号发祥地建立常态化对口沟通联络机制,与上海市金山区建立老字号品牌战略合作机制,推动本地企业与上海老字号企业“联姻”,嫁接品牌资源、成立合资公司,并带动项目招引、人才交流。
今年前三季度,湖州市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4102元、34868元,同比分别增长4.6%、7.1%,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至1.55:1,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湖州只是一个缩影。今年,浙江在全省各地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谋划“共同打造现代化产业链”等13个领域年度重大项目203个,年度计划投资约1300亿元。 同时,推进山区26县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其与长三角重点平台、企业、产业联盟对接,招引项目、共建飞地。 长三角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走进城市,更扎实、更真切。
3408014-51922-321-长三角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