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开展三年来,湖州以交通为纽带,以大产业大平台推动大建设大合作,全市域全方位接轨上海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眼下,湖州正以主角的姿态、主力的担当,深度谋划、加力推进,重塑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空间坐标。
近日,作为湖州重点交通项目,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迎来重要节点。项目控制性工程跨G50特大桥130米连续梁正式合龙,这也是全线首个合龙的跨高速连续梁。
中铁三局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南浔至长兴段)土建3标项目经理王路明说:“它最大的难点与特点在于需要跨越车流极其密集的高速公路,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我们对挂篮采取全封闭兜底防护,该防护系统最大程度杜绝了任何坠物掉落风险。本次连续顺利合龙,为项目后续施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是湖州首条自建自营的城际铁路,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标志着湖州在城际铁路建设方面的重大突破,也是湖州加快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的一个缩影。三年来,湖州相继建成开通合杭高铁湖杭段、沪苏湖铁路,开工建设如通苏湖城际铁路、杭德市域铁路等铁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超310亿元,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389公里,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所有区县高铁站点全覆盖的地级市,也是全省唯一高铁90分钟内直达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城市,“轨道上的湖州”建设全面提速。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林世全说:“2024年底,沪苏湖高铁建成运营,湖州‘十字型’高速铁路主骨架全面建成,完成了湖州融入长三角高铁网的最后一块拼图。同时有序推进杭德市域铁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建设,“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逐步显现。提前启动我市“十五五”轨道交通项目谋划,进一步完善湖州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一子落,满盘活。三年来,湖州加快建设高水平交通强市,迭代完善接沪融杭、承苏启皖的综合交通网络,累计完成综合交通投资约750亿元。不仅在铁路方面,公路和水路也是齐头并进,全面打通长三角交通网“毛细血管”,让湖州真正成为了长三角重要交通枢纽中心,对外开放更加通畅。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黄勇说:“全面构建‘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推进东宗线航道四改三、杭湖锡线航道四改三、数字物流港等工程。当前,湖州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铁,基本实现镇镇通高速,全力构建湖州接沪融杭、承苏启皖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助力湖州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交通通,则产业兴,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也加速了区域间产业、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这里是位于上海青浦区的南浔人才科创中心,上海判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旸正和同事一起商量即将启动的南浔项目,作为一家去年才落户的中小科技企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投资南浔的决定,正是得益于这个中心良好的政策与服务环境。
上海判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旸说:“营商环境是非常非常好的,在这里能够享受到各方面的政策,比如租金的折扣政策,让我们更加了解南浔那边的一些需求,进行好的对接,进一步完善我们的产品。”
作为湖州东大门的南浔,为充分利用好独特的区位优势,2022年,南浔率先在上海设立了人才科创中心,就是俗称的“飞地”,运用基金+产业+园区的模式,为人才科创类项目提供孵化物理空间,通过出台组合政策,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区域外项目集聚地。
南浔区人才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陈莉莉说:“通过打破省际间的政策壁垒,构建‘政策互认一资源链接一资本赋能一产业反哺’的闭环生态,形成‘政策互认、资源互通、成果互转’的创新生态。”
目前,南浔在上海设立了松江、青浦、虹桥三个“飞地”,累计招引和孵化各类项目近200个,资产总市值达18亿元,共有15家企业走出飞地、落户南浔。三年来,南浔以“飞地”作为产业合作与交流的“联姻”桥,以“上合区”作为区域发展的主平台,在制度创新、产业共链、人文协同等领域,不断探索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南浔区发改局副局长戴晶说:“以‘万亩千亿’平台为载体,强化与上海及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协作联动,在项目招引上实现量质双突破。通过共建长三角泛半导体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实现双向赋能,推动‘上海研发+南浔智造’链式布局。全面提升南浔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了从‘单向承接’到‘协同创新’的全新跨越。”
三年来,湖州持续深化与上海的经贸往来和全方位合作,全市主动配套上海产业链重点项目有近500个,累计引进上海地区3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90多个,每年接待上海游客近1000万人次、占省外游客总数的一半。今天的湖州与上海,人员往来前所未有的频繁、要素流动前所未有的通畅、经济活动前所未有的密切,在双向奔赴中迸发出澎湃动能。
市委党校副校长杨振华说:“湖州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实现了从节点城市向区域枢纽历史性的跨越,高铁的贯通,也让湖州在G60科创走廊中的角色发生了质变,推动了人员资金技术等要素的高效流动,也促进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在长三角的深度融合。同时,湖州也以文化为媒介拓展了国际的朋友圈,也展现了在湖州遇见最江南的城市气质。”
去年,湖州发布《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行动计划(2024-2030年)》、接轨上海十二项重大政策等一系列一体化发展举措,明确了未来发展定位,制定了六项发展任务。随着新蓝图的绘就,湖州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高水平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
市区域合作办副主任沈鑫钰说:“紧紧盯住上海龙头,加速释放沪苏湖高铁开通后沪湖同城效应,加快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西翼。从交通共联、产业共链、人才共育、科技共创、文旅共兴、民生共享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接沪融杭、联通苏皖。深化同环太湖城市间合作,谋划共建苏浙皖省际毗邻协同发展区。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合作成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中推动湖州高质量发展。”